乌克兰的燃料库还在冒着黑烟,前线的海马斯火箭炮储存点刚被炸成一片废墟,泽连斯基却没急着去安抚民众或者加固防线,反倒是在社交媒体上甩出了一份清单。
这份清单乍一看还挺唬人,说俄军的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里,有96个零件来自外国。这次空袭用的近500架无人机,里面的外国零件更是超过了10万个。这数字一出来,感觉整个战局的性质都变了,从两国交锋变成了“万国造”武器博览会。
可你仔细看这份清单,味道就有点不对了。里面清清楚楚地点了美国德州仪器和亚德诺半导体的名,说他们的电子元件和产品,就装在俄军的无人机和导弹里。英国某家公司的微处理器,甚至直接关系到俄军无人机的飞行轨迹。这些信息具体到公司,几乎就是实锤了。
诡异的是,泽连斯基提到这些美英企业时,态度温和得像是在谈论天气,只是点个名,既没要求追责,也没把美英放进支持俄罗斯的阵营里。可话锋一转,提到中国的时候,明明一个具体的证据都拿不出来,调门却瞬间高了八度,反复暗示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,是在给俄军“输血”。
这种操作,在全球化产业链已经像毛细血管一样密布的今天,显得尤其荒唐。我们用的手机,芯片可能来自韩国,屏幕来自中国台湾,在美国设计,在大陆组装。拆开任何一件工业品,发现零件来自世界各地,这本是常识。俄军武器里出现多国零件,不过是这个常识的又一次印证。
泽连斯基当然懂这个道理,但他选择揣着明白装糊涂。轻描淡写地放过手握实锤的美英企业,却把矛头对准一个空泛的概念,目的其实再清晰不过。
他这是在演一出戏给西方盟友看。清单里点名美英企业,潜台词就是:“你们的人在‘资敌’,如果不加大对我的援助力度,你们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。”为了让这场戏更逼真,他还放出风声,说乌克兰正准备制裁那些帮助俄罗斯的个人,相关的限制计划也已经交给了西方。这套组合拳打出来,就是要把西方国家架在火上烤,逼他们掏出更多的钱和武器。
当然,这场戏也是演给国内民众看的。随着战事失利,能源设施被毁,冬天越来越近,乌克兰国内对政府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。承认自己防御不力,只会让本就脆弱的信任雪上加霜。把锅甩给“外部零件流入”,不仅能找到一个看得见的替罪羊,还能给民众画一个大饼:“只要外国停止出口零件,普京就打不下去了。”这种说法虽然不切实际,却能暂时转移内部矛盾,掩盖自身无力回天的现实。
更有意思的是,泽连斯基这番操作,恰好选在G7制裁协调员会议召开前。他把美英等国拖下水,就是想让G7成员国意识到,他们之前的制裁措施已经形同虚设,根本没能切断俄罗斯的供应链。如果制裁真的有效,又怎么会有几十万个零件从欧美流入俄罗斯?
说到底,泽连斯基的这份清单,意外地揭开了一个西方国家不愿承认的事实:所谓的经济制裁,在全球化产业链面前,越来越像一个政治笑话。西方既想用制裁打压对手,又舍不得相关市场的利益,这种矛盾心态让制裁处处是漏洞。
面对这种无端的指责,中方的回应一直很明确:我们始终保持中立,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光明正大,符合世贸规则。中国一直在呼吁停火,推动外交解决,这和某些人借矛盾转移焦点、火上浇油的做法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泽连斯基的这场政治秀,或许能为他争取到一些眼前的利益,但乌克兰面临的燃料短缺、军工停滞、民生困境,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,不会因为一份清单而消失。靠找替罪羊的把戏,终究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,反而可能让自己在危机中陷得更深。毕竟,冬天的寒冷,是任何政治表演都无法抵挡的。
诚利和配资-专业股票配资-配资股配资-配资炒股平台找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